兀字的含义
兀字的解释
兀
- 五行:土
- 康熙笔画:3
- 拼音:wū
- 繁体:兀
- 笔画:3
- 部首:儿
兀字寓意
【兀】兀这个字可以表达刚毅、高傲、成熟、孤高、清高和专注等美好寓意,适合起名时表现这些积极的特点。
兀字解释
【兀】兀:高而上面平坦的样子,秃;茫然无知的样子;[兀自]还,尚;元曲里用作发语词。
兀字诗词来源
【兀】出自唐代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: 六王毕,四海一,蜀山兀,阿房出
兀字的字义
【兀】☆兀 [wù]
☆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
☆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
☆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~那。~的(dì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☆高而上平,形容秃山,泛指秃:~鹫。“蜀山~,阿房出。”
☆高高地突起:~然(a.高高突起的样子;b.突然;c.昏沉无知的样子)。突~。
☆中国元曲中用作发语词:~那。~的(dì)(a.这,这个;b.怎么,怎的;c.突然)。
兀字的康熙字典解释
【兀】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?五忽切,音杌。【說文】兀,高而上平也。从一在人上。又刖足曰兀。【莊子·德充符】魯有兀者叔山無趾,踵見仲尼。仲尼曰:無趾,兀者也。又【柳宗元·晉問篇】乗水潦之波,以入於河而流焉,盪突硉兀。【註】危石也。又兀兀,不動貌。【韓愈·進學解】常兀兀以窮年。又【正韻】臬兀,不安也。亦作卼。【易·困卦】于臲卼。又姓。【韻會】後魏改樂安王元覽爲兀氏。又【韻會】或作掘。【莊子·齊物論】掘若槁木。